元貞葡萄幫--提供陽光玫瑰技術服務及陽光玫瑰生產的各種技術方案:          
1、《小苗優培方案》; 2、《9+7+4藥肥方案》3、《問題解決方案》4、《特肥酸、素、菌》"/>

愛笑談霜葡萄霉病

2021-09-16 17:44

霜霉病,屬于低等真菌界,為葡萄專行寄生病害,是危害葡萄的重要病害。說白了只有葡萄會傳染給其他植物,園區套種的其他植物不會傳染給葡萄。

受害表現

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,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組織。葉片被害,初期發生表現為,淡黃色水漬狀邊緣不清晰的小斑點,以后逐漸擴大為褐色不規則形或多角形病斑,數斑相連變成不規則形大斑。天氣潮濕時,于病斑背面產生白色霜霉狀物,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。發病嚴重時病葉早枯早落。


嫩梢受害,形成水漬狀斑點,后變為褐色略凹陷的病斑,潮濕時病斑也產生白色霜霉。病重時新梢扭曲,生長停止,甚至枯死。卷須、穗軸、葉柄有時也能被害,其癥狀與嫩梢相似。

幼果被害,病部褪色,變硬下陷,上生白色霜霉,很易萎縮脫落。果粒半大時受害,病部褐色至暗色,軟腐早落。果實著色后不再侵染。

發生規律

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冬,或隨病葉殘留于土壤中越冬。次年在適宜條件下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,再由芽孢囊產生游動孢子,借風雨傳播,自葉背氣孔侵入,游動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8-24℃。夏秋交替時,多雨多露,易引起病害流行。

發病條件

易發病的天氣,高溫多雨的天氣,尤其有夜雨,連續雨天,多注意觀察葉片。

易發病的園區,果園低洼,通風不良,容易積水,架勢過低,容易發病,樹勢較弱。

氣候條件對發病和流行影響很大。該病多在葡萄生長后期爆發病害,高溫多雨的天氣后造成園區內,突然形成冷涼潮濕的小氣候有利發病。同時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。并要有游離水存在。孢子囊形成溫度1328℃,15℃左右形成孢子囊最多,要求相對濕度95100%。游動孢子產出溫度范圍1230℃,適宜溫度1824℃,須有水滴存在。
試驗表明:孢子囊有雨露存在時,21℃萌發40-50%10℃時萌發95%;孢子囊在高溫干燥條件能存活46天,在低溫下可存活1416天;游動孢子在相對濕度7080%時能侵入幼葉,相對濕度在80100%時老葉才能受害。
因此說直白一點就是,園區內沒有過多的雨水,沒有過大的空氣濕度,霜霉病就不會發生,哪怕稍微有雨水,有較大的濕度,只要能很快通風,排水,降低濕度,霜霉病也不容易發生。

防治辦法

  • 選擇抗性強的,適合露天的砧木來栽培,有些品種天生不抗霜霉病。

  • 避雨栽培直接隔絕雨水,大棚有水槽的,滴水不進園區,雨后開棚通風,霜霉無憂。

  • 避雨棚,雨溝鋪膜,用最快的速度排水,不讓雨水積累在園區,效果立竿見影。

  • 不論是何種栽培模式,注意觀看天氣預報,連續雨天或者有夜雨來之前,提前兩天打防霜霉的藥,果穗成熟期經常注意防霜霉。

注意夏剪,改善葡萄架面的通風透光水平,保證營養的充足強健樹體,提高葡萄抗病能力。盡可能消除霜霉病病菌源,清除殘枝,病葉,病果,帶出園區處理。在發病樹周圍標記,加強藥水防治。施基肥時翻地,開溝都有利于,利于防治地表的霜霉病菌。冬剪時,清園時加強之前發病周圍管控。
這段時間長江中下游流域,霜霉上果,或者果柄,穗軸發黑。除了能修剪病害處,基本屬于無藥可救。到這種情況直接原因來自于天氣,間接原因是沒預防到位,我們低估了霜霉病的厲害,而高估了自己。